【 本週國際要聞|聯合國大會摘要:反恐、和平與經濟發展 】
9月13日,第 71 屆聯合國大會於紐約總部宣佈正式開始。
聯合國大會中的 193 個會員國家,依照地理位置分為非洲國家組、亞太國家組、東歐國家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組,以及西歐和其他國家組,大會主席則由各組輪流擔任。本屆由亞太國家組擔任主席,新上任的主席為斐濟駐聯合國大使湯姆森(Peter Thomson)。聯合國主席雖然地位崇高,但多為象徵意義,相較之下具有權力的則為聯合國秘書長,目前第八屆秘書長為韓籍的潘基文,將會在年底卸任,接任的秘書長則於 10 月選出。
今年的聯合國大會會議上,難民議題、核武成為重要焦點;聯合國長期關注的氣候變遷與區域經濟也有所進展。除此之外,知名演員艾瑪華森針對性別議題的發言也令人眼睛一亮。以下是我們替大家整理幾項重點筆記:
► 首次難民高峰會
目前全球有 6500 萬流離失所的國際難民,創下二戰後最高紀錄。其中約有 2100 萬難民正在爭取少數的重新安頓機會,敘利亞的難民問題也是本次大會的焦點,為此,本次聯合國大會舉辦兩次難民高峰會,各國領袖與國際移民組織(IOM)通過二戰以來最大難民危機解決方案,稱為「紐約宣言」。
在高峰會上,國際社會作出一系列承諾,包括保護移民和難民權利,向接受移民國家提供支持,強調移民所做的積極貢獻,改善人道主義救援等。但也有不少難民救援與倡議團體擔心,不具約束力且缺少具體目標與規劃,將使宣言流於形式。
► 防止核武擴散
聯合國安理會已經明確禁止朝鮮進行任何形式的核試驗或彈道導彈相關實驗活動。針對朝鮮在 9 月 9 日的核能試驗,美中兩國討論是否對其實施更強硬的制裁,但中國對於美國在朝鮮半島部署戰區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eater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簡稱THAAD)持反對態度。儘管金正恩強調,朝鮮實驗是發送進行科學研究和通訊的衛星,但國際社會則認為,平壤可能很快會發射另一個遠程火箭。對於美國要求進行國際制裁,朝鮮外交部長回應:「面對大國的威脅,朝鮮必須發展核武保護自己。」
► 氣候變遷問題
巴黎氣候變遷協定原定於2020年開始生效,但氣候變遷帶來的危險日益增加,促使各國呼籲讓協定提早生效,以盡快採取行動解決碳排放問題。31個國家在21日的聯合國大會上同意簽署巴黎氣候變遷協定,使這個協定已通過需55國簽署的第一道門檻,而有鑑於歐盟也計劃在下個月簽署協定,這個致力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協定因此有望在年底生效。但科學家聯盟(UCS)認為,光是簽署協定是不夠的,各國必須付諸行動。
► 發展全球經濟
消除貧富差距與發展區域經濟一直是聯合國的重要目標,歐巴馬在聯合國大會的演說上提及,全球經濟正逐步回復,走出金融海嘯的陰霾,但全球化的過程中,也要彼此合作、融合來面對新的國際秩序中隱含的深層問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則強調中國將持續改革開放,並提及中國也是2015年聯合國通過的力爭消除貧困和饑餓的《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發起國家之一。
除各國針對區域經濟發展提出願景,在本次的聯合國會議上,優於現金聯盟 (Better Than Cash Alliance)提出報告,認為到2025年前,透過公私場域中參與者的推動,數位化經濟將會帶來工作機會、減少現金漏損,協助解決貧窮問題。
► 校園性別暴力
除了和平議題與階級議題,本次聯合國又再次邀請艾瑪華森發言。會議上,艾瑪華森呼籲應重視校園內的性別議題,不僅是教育環境中的員工性別比例,也包含校園中許多被隱藏起來的性別暴力。「只要有一人受害,社會都該起身反抗」,艾瑪華森認為,校園是社會的縮影,要改變性別不平等,要從校園開始做起。